Member-only story
【閱讀心得】超級思維:跨界、跨域、跨能,突破思考盲點,提升解決能力的心智模式大全
12 min readAug 19, 2024
《超級思維》 這本書探討如何利用跨領域的心智模式做出更好的決策。書中介紹了三百多個常見的概念,例如機會成本、慣性、葛哈德法則、管制俘虜等,作者將其歸類為「心智模式」,並主張透過學習和應用這些模式,我們可以減少錯誤、更有效率地解決問題。作者強調要像「不靠食譜的廚師」一樣,從第一原理出發,去風險化,並以最小可行性產品測試假設。書中也探討了各種認知偏差,例如可得性偏差、驗證性偏誤、基本歸因謬誤等,並提供克服這些偏差的策略,例如反向思考、灰色思維、魔鬼代言人等。最終,作者希望幫助讀者成為「超級思維者」,更客觀、理性地思考和行動。
什麼是超級思維?
超級思維是一種跨領域的思考方式,透過學習和應用來自不同學科的「心智模型」,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解決問題、做出決策和理解世界。正如巴菲特合夥人查理.蒙格所言:「心智模式就是大腦做決定時所使用的工具箱;工具箱裡有的工具愈多,你就更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。」
超級思維的基石:心智模型
心智模型是我們理解世界運作方式的思維框架,它源於我們在不同領域的經驗和知識。透過掌握不同領域的心智模型,我們可以將其應用於新的情境,突破思考的盲點,進而找到更佳的解決方案。
書中重點探討的心智模型:
本書以九個章節系統性地介紹了三百多個心智模型,以下列舉其中一些重點模型:
第一章:挑戰假設,破除思考盲點
- 反向思考: 從問題的另一面思考,挑戰既有假設。
- 可得性偏差: 只根據容易取得的資訊做判斷,忽略其他可能性。
- 從第一原理開始論證: 從問題的本質出發,而非依賴既有觀點。
- 漢隆的剃刀: 如果可以用不小心來解釋,就不要歸咎別人是惡意的。
- 最尊重的解釋 (MRI): 先假設對方是出於善意,再尋求合理的解釋。
第二章:預測非預期結果,降低決策風險
- 公有地悲劇: 當人們过度使用共享资源时,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。
- 搭便車問題: 一些人受益於公共資源,卻不願付出相應的代價。
- 群體免疫: 當大多數人都接種疫苗時,就能夠保護整個群體免受疾病侵害。
- 外部性: 一個人的行為對他人產生的間接影響,可以是正面的,也可以是負面的。
- 道德風險: 當人們自認受到保障時,就更可能冒險。
- 依賴現有路徑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