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Cloud使用筆記(七):快速上手Cloud Storage線上儲存空間
2 min readFeb 24, 2020
#20200321更新:在NVIDIA Jetson Nano學習筆記(五):即時影像分類系統(PiCamera+OpenCV+TensorFlow Lite+Firebase) 一文當中,用到了Firebase Storage。我發現:Firebase Storage與Cloud Storage似乎是一樣的,也因此API指令幾乎共用,該文章中,也有關於Firebase的Docs連結,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看看。
原文:
在Google Cloud使用筆記(六):使用 Cloud AutoML Vision訓練影像辨識模型(Tensorflow Lite)中,曾提到過Cloud Storage,不過我們並沒有深入地去探討詳細內容。本文透過Google官方的互動式教學後,將心得轉換成文字來進行講解。
我個人將Cloud Storage定義成一個可以安全、可設定讀取權限的資料存放空間。
我們可以像是平常在下載檔案一樣,直接透過Cloud Storage的檔案連結,把資料下載回來。
值區bucket,有點像是一個專屬的資料夾,只存放我們指定的檔案
Google Cloud Storage 適用於多種應用情境,包括為網站提供內容、儲存資料以供封存和災難復原之用,以及透過直接下載的方式將大型資料物件發布給多位使用者。請先建立儲存空間值區,然後再上傳物件。您也可以建立資料夾和子資料夾,接著編輯權限來公開共用物件。
步驟
先在Dashboard最左方找尋Storage,直接點擊進去即可
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步驟
1.建立或選擇現有專案
2.建立值區(bucket)
3.上傳檔案(可上傳檔案、資料夾、新增資料夾),也就是進行CRUD(Create, Read, Update, Delete)
4.刪除值區(bucket)
其中,我們可以自行(或者批次)針對不同的檔案編輯讀取權限、進行下載,並與他人分享。
再搭配上Python或是其他API,就能進行更多不同的檔案操作。
官方文檔
Python API:https://googleapis.dev/python/storage/latest/client.html